1. 首页 > 假冒注册商标罪

如何判断非规范性商品为“同一种商品”?

作者:heguoming 日期:2024-07-19 10:30:06

在假冒注册商标犯罪中,有不少当事人想以“同一种商品”作为辩护理由,力求给自己争取无罪。但是,我们可以看到,有不少案件中所涉及到的商品是非规范性商品,这给判断是否属于“同一种商品”的问题上增加了难度。
什么是非规范性商品呢?为什么会出现非规范性商品这个名词呢?可以理解为,《分类表》中具体列明的商品称为规范商品,将未列明的商品称为非规范商品。法律是滞后的,随着商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,《区分表》也在不断调整和增加新的商品,但是由于《区分表》本身的局限性,它的更新速度自然是无法涵盖所有的商品项目。目前,尽管国家知识产权局开放了不在《区分表》中的非规范类商品的商标注册申请。但在‌实践中,‌因为商标局审核注册商标的重要参照是《‌分类表》‌,‌对于提出非规范商品申请的,‌注册商标审核员会发回申请书要求申请人修改,所以非规范商品注册申请是极少被通过的。
既然存在如此多的非规范性商品的问题,那么这个问题应该怎么解决,如何判断“同一种商品”呢?在确定非规范性商品所属类别时,‌需要结合这个商品的功能、‌用途、‌生产部门、‌消费渠道、‌消费群体等因素来综合判断。‌具体的分类方式需要综合考虑市场因素,‌例如消费习惯、‌生产模式、‌行业经营需求等等对商品本质属性或名称的影响。
司法实践中,当我们律师以非规范性商品的归类作为无罪辩护要点时,办案机关常常会通过走访商标代理机构,听取行业协会的代理意见,听取了审核注册商标的商标局的意见,综合考虑代理机构、商标局、行业协会的意见。所以,可以看到,认定‌非规范商品类别的过程是一个综合考虑多种因素的过程,是需要蛮长的时间来查实的,很多当事人以为在递交法律意见给办案机关后,就能在一两个星期作出“不是同一种商品”的回复,这个是不太符合司法现实的。


随便看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