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首页 > 金牙一言

涉嫌假冒注册商标类犯罪,如何看待主观不知情?

作者:heguoming 日期:2025-07-20 15:21:04

假冒注册商标犯罪案件中,如何看待主观不知情的辩解?人心中的成见就像一座大山,同行间探讨案件,常常开玩笑地说,案件没有太大的辩护空间,就只剩下主观不知情了。在很多律师看来,主观不知情是一个鸡肋辩点,最近,我在刷同行的抖音直播,一个商标律师接到了一个连线,这个当事人操着并不标准的粤式普通话,一再强调自己主观不知情,这个律师笑了笑说“我是相信你,但案件做无罪不可能。”当事人在法庭上喊破喉咙说自己不知情,换来的是法官、检察官的不予理睬。有些当事人出事后,找律师沟通案件,大喊自己无辜,确实是被他人给蒙骗了,对产品的是否为假冒确实不知情啊,律师也十分无奈。

精英们的傲慢与偏见,人在某个位置上坐久了,见识了同类案件多了,不自觉会带上偏见,难以跳出心中的那堵围墙。在当事人没说出具体理由时,早已有罪推定其主观上知情,辩解仅是为了逃避责任,自欺欺人、掩耳盗铃。

我是比较早就专注办商标犯罪案件了,有可能是国内首位专门研究这一领域的刑事律师,所以办过不少案件,接受过不少这类咨询,后来,我以主观无犯意为理由,成功办理了几次无罪案件后,猛然地发现只有耐心地倾听,并试图理解当事人当时交易的处境,或许才能更好地判断知情与否的合理性。

国内的商业环境是比较复杂的,在买卖中,有各种各异的交易规则,或基于朋友的信任,或基于行业小白,或基于主观疏忽等,或交易方采用了一些巧妙的诈骗手段,致使当事人落入到涉犯罪的漩涡中,这也许不是常见的现象,但不能否认的是,确有个例。

当然,若要争取无罪,也绝不是光靠嘴说不知情,而是要结合案情,找出可以证明不知情的蛛丝马迹,唯有如此,办案人员想给你无罪,也好歹在报告上有一个说得过去的理由。怎样编织有利证据,写一份像样的辩护词,这才是最考验人的。


随便看看